兩塊相同顏色的樂高2×4基礎顆粒可以有24個組合,而六塊八點同色的樂高積木可以有915103765種拼砌方式。六塊積木,9億多種變化,數字可以通過計算得出,而人們手中的樂高世界卻擁有無限可能性。在樂高的誕生地丹麥比隆鎮,一座樂高樂園向世人展示著小小積木搭建出的大千世界。
文/ 苑城
圖片由北歐旅遊局提供
今年3月,在聯合國公佈的《2016年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丹麥榮登榜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傢。丹麥國土面積有4萬多平方公裡,人口隻有500多萬,卻在全球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
哥本哈根小美人魚雕像
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
1934年以前,丹麥是名副其實的童話王國。它是安徒生的故鄉,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故事都從這裡誕生,而後走進億萬孩子的童年夢境。這個位於地圖左上角的小小板塊,意味著美人魚唱歌的蔚藍海岸、火柴燃亮後的閃耀世界,以及眾多與童年幻想相關的地方。
1934年以後,丹麥在孩子們的心中多瞭一個名字——樂高王國。這一年,樂高創始人奧勒·基奧克·克裡斯第森(Ole Kirk Christiansen)用LEGO命名瞭他的公司,這一名稱來自於丹麥語詞組leg godt,意為「好好地玩吧」。如今,樂高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已經生產超過5600億塊積木。據統計,世界上有5億人口是在樂高積木的陪伴下長大的,全球平均每個人可擁有超過100塊的樂高積木。
大大小小的塑料模塊從丹麥出發,和安徒生的童話一樣,在不同的房間、不同的季節,構築瞭一個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在這個星球上,各個角落都有孩子埋首在五顏六色的樂高積木間,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在現實中搭建出來。「搭建樂高積木時,唯一的局限是想象力。」這句話在樂高迷中流行,也在樂高的誕生地比隆鎮有著最好的詮釋。
哥本哈根新港模型
比隆鎮位於日德蘭半島中部,乘火車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出發,途徑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3小時後即可到達。1968年,樂高樂園在比隆開業,一躍成為丹麥旅遊的熱門目的地。在開往比隆的火車上,大多數是帶著孩子旅行的父母。火車有節奏地前進,告別歐登塞,從十九世紀的童話鎮,一路駛向積木搭建的小人國。
樂園的大門由紅黃藍綠的積木構成,人們由此進入,將來到一個完全由樂高搭建的世界。草叢間行駛的汽車、池塘邊自在漫步的火烈鳥以及路邊長椅上休息的行人,都是設計師用樂高一點點拼砌而成,一共使用瞭4200萬塊積木。園內主題包括微縮景觀園、得寶樂園、海盜城、想象空間、樂高牛仔城、冒險島、騎士王國和北極熊島等。其中微縮景觀是樂高樂園的名片,設計師按照1:20的比例,用樂高還原瞭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
荷蘭風車村模型
走進微縮景觀園,宛如進入瞭一個小人國。當世界縮小20倍以後,孩子與建築之間的距離也一並縮小瞭。站在半人高的哥本哈根新港旁,孩子們伸出手似乎就能摸到五顏六色的屋頂。人們俯下身細細觀看,甚至可以找到自己曾經消磨過整個下午的咖啡館,運河的波光、建築投下的陰影以及周遭來往的行人,仿佛都可以在樂高搭建的街區裡尋到蹤影。收起的陽傘旁,樂高人偶三三兩兩坐在一起,發飾、衣著都各不相同,靠在木椅上相談甚歡。再認真看一看,你會發現河岸上的樂高人偶也形態各異,有的一個人翹著腳陷入沉思,有的兩個人大馬金刀地坐著談天,情侶在牽手漫步,三五好友推著自行車正準備出發。
設計師並不滿足於還原建築的外貌,而是力求將整個生活場景都搬進樂高樂園中。河面上的樂高小船是真的在行駛,它們沿著河道從橋下穿過,定時到達港口停留。碼頭則顯得十分繁忙,船隻來來往往,每條船旁邊站著裝卸貨物的工人,運貨的汽車在來回移動。當汽車需要到對岸的時候,它會自動開到輪渡上,待輪渡到達對岸後,又可以自己從船上開下來,在對岸的道路上繼續行駛。這些樂高積木拼出的事物,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各司其職,忙碌卻不混亂,吸引很多人駐足觀看。
孩子們還可以乘坐樂高火車,環微縮景觀園一周進行觀覽。火車一路穿行於歐洲、美洲、非洲、亞洲,經過希臘巴特農神殿、德國新天鵝堡、荷蘭風車村、美國拉什莫爾峰石刻、埃及的阿佈·辛拜勒神廟、泰國玉佛寺、日本嚴島神社等眾多著名建築,孩子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一次「環球旅行」。
乘坐樂高小火車遊覽
在樂高搭建的迷你小人國,孩子們不僅可以領略世界建築的風采,還可以在不同場景間欣賞樂高積木的精密運行。這是一個微觀的世界,通過設計師一絲不茍的搭建,卻呈現出真實生活中的所有趣味,而且以樂高為載體顯得更加充滿童趣。
樂高樂園不僅是積木搭建的小人國,還是一個參與性很強的遊樂場。眾多遊樂設施依然以樂高為主要元素,老少皆宜,寓教於樂。
樂園中設立瞭多所針對小朋友的「學校」,駕駛學院、劃船學院、消防學院等都配有教練指導孩子。駕駛學院的課程與普通駕校相似,孩子們坐在樂高做成的迷你汽車中,學習開車技術,熟悉交通規則。課程完成後,學校會正式給孩子發一個駕照,儀式感十足。在劃船學院,孩子們需要學會控制方向盤,這樣「畢業後」就可以帶著爸爸媽媽兜風瞭。依然是醒目的紅黃藍綠,放大版的樂高積木船隨波而行,孩子們充當舵手,躲過水中積木搭建的白色鯊魚,帶著爸爸媽媽一起漫遊在世界建築之間。
孩子學習駕駛汽車
進入海盜城區域,也就進入瞭孩子們的瘋狂遊樂場。水面上船隻來來往往,船上每個人都配有一把水槍,用來噴射周圍的海盜。岸邊也有幾處地方設置瞭水槍,可以和船上的人打水仗。人們即使隻是無意路過,也可能被擊中,最終無論大人小孩都穿著雨衣加入戰場。玩過海盜水戰,孩子們還可以體驗激流勇進、過山車等項目。
激烈的海盜水戰
遊玩一天後,可以入住樂園旁邊的樂高主題酒店。進入酒店大堂,一頭巨龍守護著樹屋城堡,前臺處一整面墻放滿瞭樂高人偶,引得孩子不斷驚呼。酒店裡到處都是樂高元素,房門鑰匙、廁所標識等都是由積木搭建,連甜點也都做成樂高經典的八點顆粒形狀。酒店設有幾處兒童活動區域,孩子們可以圍在一起,用積木隨意搭建。作品完成後,孩子在標簽上寫上姓名、年齡和房間號,就可以放在架子上展示。工作人員會在晚上評選出優秀作品,如果作品在第二天早上仍然出現在展示架上,孩子就可以得到一份獎勵。
樂高酒店內搭建積木作品
從樂高樂園到樂高酒店,除瞭植物之外,動物、火車、汽車、船等都是樂高搭建而成。在贊嘆設計師的創意之餘,孩子可以參加刺激的遊玩項目,可以學習駕駛技術,也可以坐在積木堆裡搭建自己的作品。樂高的口號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隻有在真正來到比隆鎮之後,才會真切感受到這一點。
樂高造型的甜點
在樂高樂園之外,樂高積木也被用來建造出許多相當驚人的東西。世界最高的樂高組成物高達34.76米,主持人James May用330萬塊樂高積木蓋出一棟真正的房子,樂高設計師用530萬塊樂高積木做出瞭一臺1:1的星際大戰X—wing 戰鬥機模型。紀錄一次次被打破,正如樂高的歷史一樣,是一次次突破極限的過程。
1916年,樂高創始人奧勒收購瞭一間丹麥木工坊。1930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木材生意難做,為瞭生存,奧勒決定轉做木造玩具,生產零錢豬、悠悠球、拖拉玩具、玩具卡車等。玩具生意讓這所木工坊起死回生,1934年奧勒將玩具板塊獨立出來,取名為LEGO。到瞭1936年,樂高已經擁有42套不同款的玩具。
然而好景不長,1942年的一場大火燒毀瞭一切。奧勒貸款建起瞭新廠房,開始瞭新一輪的奮鬥。1947年,奧勒取得瞭由英國公司Kiddicraft制造的能環環相扣的塑膠塊樣本,於是他們也開始生產屬於自己的塑料積木。1958年,奧勒的兒子將磚塊式的樂高改良為插座式,使得每塊樂高都能互相緊扣,組合成形狀各異的東西。生產木制玩具的業務完全被舍棄瞭,公司專註於生產塑料積木。樂高在積木界大受歡迎,樂高樂園也在比隆開張,樂高迅速成為傢喻戶曉的名字。
從獅子口中看世界
巨龍守護著樹屋
據介紹,目前比隆的工廠綿延半公裡長,每秒鐘生產500塊積木,一分鐘是3萬塊積木,幾乎全年無休止,光是兩年的積木供應量就足以一路連接到月球。80多年的歷史中,樂高影響瞭一代代人的童年。紐約SHoP建築師事務所的聯合創始人Gregg Pasquarelli曾坦誠樂高是他成為一名建築師的原因。他說:「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往我傢窗外望去,能一眼看到曼哈頓的天際線。我坐在那裡,用樂高搭建眼前所有建築的模型,這些經歷讓我愛上瞭建築。」
丹麥BIG建築事務所的創立人Bjarke Ingels曾說:「樂高觸碰到的絕對是人類的核心,就是建造東西的能力。」在樂高的官方紀錄片《樂高積木世界》中,他介紹由於丹麥天氣惡劣,建築師都盡可能地減少工程運作時間,將各種細節提前設計好,再別具匠心地組合起來。因而,丹麥出現瞭很多模塊化建築,使得這裡似乎真的成瞭樂高王國。自小生長在樂高的故鄉,Bjarke Ingels兒時的玩具自然少不瞭樂高。所以,當樂高公司找到他建造LEGO House時,他想:「能搭起一座樂高積木狀建築是我小時候的夢想,如果我的公司隻為一個目的而生,那麼這個目的一定是拿下LEGO House這個項目。」
樂高搭建的海盜船
鉆進海盜的藏寶箱裡
2017年, Bjarke Ingels設計的 LEGO House即將在比隆開業。建築本身就像一座放大瞭的樂高玩具,由大小不同的體塊堆積而成。它將是一座手腦並用型的樂高體驗中心,讓各個年齡段的粉絲們拼砌積木、享受互動。屆時樂高迷們可以在樂高樂園遊玩一番後,繼續在LEGO House一同搭建新作品。
■
文字及圖片版權歸本刊所有,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系
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