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怎樣才能找到工作?矽谷工程師來告訴你

疫情下的矽谷大環境就業分析

回想2008的美國金融危機,據美國勞工局統計,失業率高達10%,總就職人數少瞭6%,IT行業少瞭1%。

目前,由於疫情原因總體大環境堪憂,但是互聯網行業一枝獨秀:Amazon股票漲,新招募75000人,facebook也有擴招計劃、Google雖發佈hiring freeze,但是仍然有用人需求……

據LBS美聯儲和KMG給出的職業人數和IT行業人數預估來看,這一次將會在危機將會在2020——2021年導致失業率飆升。

但對計算機相關職業來說基本沒有影響。並且經濟復蘇後,用人需求還將增加50%。所以目前的公司裁員情況很可能隻是暫時的,在疫情結束後一定會有爆發式、反彈式的增長。

由此可見,計算機行業的抗風險能力還是非常強的。此次疫情下的求職前景,也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悲觀。

疫情現狀對於求職的影響

全國感染人數超過100萬,我們主要關註的是加州灣區和西雅圖,根據數據,重點的幾個南灣地區,如Santa clara,Alameda,San Francisco,San Mateo……感染人數在一萬左右,相比全美情況來看,整體相對樂觀。

由疫情導致的失業人數在一千六百萬左右,這其中與cs相關的失業率是多少呢?

為什麼是0?這是代表完全不裁員嗎?

不是的。

本身跟IT業相關的公司,會因為疫情的原因業務量上漲,不存在裁員的情況。

還有一部分跟餐飲或旅遊相關聯的IT公司,的確會存在裁員的情況,但是別的公司業務量的增長帶來的需求,已經遠遠超過瞭這部分公司裁掉的人數。

一旦國傢商業長期受影響勢必會導致導致行業低迷,但即便如此,處於行業鏈頂端的cs也會是最後一個被傳導而低迷的。況且疫情不同於其他危機,雖然爆發迅猛,但並非是不可控,也不會發展成為長期的毒瘤侵蝕經濟市場。

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直接影響,主要是疫情集中作用於實體經濟而產生的短期影響,例如股票暴跌,美股熔斷等等。但細心觀察來看傳統的IT行業,例如Amazon、zoom的股價不降反升。所以長期來說一年或一年以上才會對cs行業產生實際影響。

看完瞭整個大環境,相信大傢對IT行業的信心又多瞭幾分。

那作為求職者,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大弓總結瞭過去一個月內,學員求職的親身經歷,通過他們帶回的一手咨詢,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在疫情期間做好應對措施。

萬事無絕對

就大環境而言,IT各個公司有的裁員,有的擴招,但擴招數遠大於裁員數。

lay off對於我們來說,不一定是壞事,有的時候甚至利大於弊。比如你可以有大把的時間瞄準下一個行業,同時原公司還需額外支付你由於被lay off的工資,有錢又有閑,豈不是跳槽的大好時機?

萬事無絕對,不是說發佈瞭hiring freeze就一定不招人瞭。大型綜合性的公司,即便發佈瞭hiring freeze,也可能隻是針對某一個level,而不意味著就一定不招人瞭。例如Google,它的hiring freeze隻針對sde 的Level 3,但是level 4或者level 5依舊在招人。所以如果你有工作經驗,不妨去試試。

再者,例如你要面試亞麻,發現招聘崗位超過瞭你的現有級別,但你的能力又實實在在可以勝任。那怎麼辦?

當然要去面。怎麼發offer是公司的事,但你能力足夠,就不要被求職要求束縛太緊。

近期Amazon招人的頻率遠遠高於以往。社招的bar也低於以往。平心而論亞麻側重方向並不是算法與答題本身,而是BQ。因為公司更傾向於招聘合適的工作的夥伴,而不是做題機器。

所以在有能力,並瞭解公司招聘套路的前提下,一定要不斷嘗試。

留意宣佈擴招的公司

許多公司因疫情影響反而業務大增,比如Amazon,Zoom ,Ebay,Doordash,頭條,抖音……

Amazon明確提出要招七萬五千人;facebook在年底前計劃大批招人;Google對有工作經驗的人需求量不小;抖音和頭條自然不必說,在這個特殊時期業務量暴增。

再說oracle,大傢可以重點關註,這是少有的對new graduate相對友好的公司,隻要會寫代碼都在招聘范疇之列,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freeze瞭一段時間,但已經宣佈在五月份重啟面試。

為瞭搶得先機,小夥伴們現在就可以去撩manager瞭。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就算你一天刷題16個小時,那也未必代表你勤奮。因為刷題是找工作中最簡單的一個環節。

除瞭刷題以外還有很多事情是你需要做的,撩hr,改簡歷,熟悉project,準備bq,ood,system design……

所以不要呆在舒適圈,拒絕做那些不熟練的事,一味地反復刷題帶給你的進步是十分有限的。

正確的道路是成功的一半。

根據大弓前段時間獲得offer的學員心得反饋,第一份工作盡可能選擇大公司。除非你是足夠瞭解行業運轉規律和公司經營法則,正常情況下,初入職場就去創業,有很大幾率會跪。

再說小公司,需要的是去瞭之後直接能幹活的人,而不是需要花心思從零培養的人。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大公司對初入職場的人相對會寬容很多。

相比疫情發生之前,OA、電面都是一樣的,面試需要準備的東西也是一樣的。該有的儲備知識點一個也不能少。

那主要變化體現在哪裡呢?

01 | Onsite全部改成瞭virtual

這種轉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難度增加瞭。因為交流的方式變得太過單一,因此對交流的有效性要求變高瞭。

在交流不通順的情況下,面試官會想方設法加深與你各個層面的溝通,這時面試對交流的倚重程度會比原先高得多。

所以你關註的焦點不該再是題目的答案,而是你的表達方式面試官是否能聽懂;你是否把題目講解清楚瞭;以及你是否能讓面試官信服,這個題目的確是由坐在視頻這一端的你本人想出來的,而不是躲在屏幕背後抄答案得來的。

最後,隻要你有視頻的可能性,就請務必在意你的外在形象,儀容儀表。沒有公司會喜歡邋遢而不修邊幅的求職者。

02 | 入職改成remote orientation WFH

03 | 拿到offer會被取消嗎?

會。

但小公司,尤其是跟實體行業聯系緊密的影響相對較大。大公司風險較小。

04 | 疫情當前要不要回國

不要。

來回的交通風險……

身份和簽證的風險……

求職就業風險……

總而言之一句話,不可控的風險太多。

加之,國內的舒適圈可能會讓你放松學習和就業的緊迫感。

即便你是一個自制力高的可怕的人,即便回傢也在認真學習和準備,到瞭該面試的時候,國內外信息不暢,無法及時瞭解各個公司的招聘信息怎麼辦?

如果運氣好點,順利獲得網上面試機會,那你面試過程信號不穩定怎麼辦?被墻怎麼辦?這都會直接影響你的面試結果。

再退一萬步,你面試成功瞭,入職怎麼辦?在傢辦公怎麼辦?VPN連不上怎麼辦?

細枝末節的小問題一旦放在重要的求職工作環節,都容易出現大紕漏。

所以如果你依舊打定瞭主意要回國,請你對上述每一個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自己的估量。

那心志堅定留守美國的小夥伴該做些什麼呢?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在傢好好學習,時刻準備著大規模招人局面出現時,能以最好的狀態沖在一線,斬獲offer。

不要花時間擔心這個大規模招人的局面是什麼時候會出現,你隻需要踏踏實實做準備,準備好瞭去面試就好瞭。

疫情結束後,互聯網公司的招聘人數一定會有爆發性的反彈。

現在裁員的公司,一旦業務恢復瞭,勢必要想辦法彌補和拓展因疫情而產生的虧空,因此需要的員工數量和水平,一定會恢復到疫情之前甚至更高的狀態。

再加上一部分人會因為疫情放松警惕,在傢吃喝玩樂,不找工作,市場人才供給就會相對減少,對於認真奮戰的求職者來說,這不可謂不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今年的秋招是一個重頭戲。

一定要抓住機會,從今天開始花四至六個月的時間做充足的準備,一旦招聘放開,你就能沖在最前面拿到offer。

從大弓歷屆學員的經歷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你堅持不懈的努力,也許真的能讓你實現當初想都不敢想的目標。

不管你的專業、背景、GPA差別多大,進來時各有各的不同,待昂頭走出時,希望你們都是收獲滿滿的。

讚! (0)
Previous 2023-09-26 00:53
Next 2023-09-26 00: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