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起來、跑下去,日積月累,改變總是會悄然發生、不期而至。

跑起來、跑下去,日積月累,改變總是會悄然發生、不期而至。

乾清宮。

皇帝曾經在這裡臨軒聽政、受賀賜宴、日常召見臣工,在內廷中,它是規制最宏偉的一座宮殿,成為“九五之尊”(廣九楹,深五楹)。皇帝的寶座就設置在中間三楹的位置上,上方懸掛著“正大光明”,前方四根抱柱上又倚掛著四塊文氣磅薄的牌匾。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 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為君之道,要具備威儀正氣,才能做萬國的表率;君主要謹言慎行,勤勉政事,才能長治久安;治理天下要仿效先代聖賢的做法,也不要忽視國計民生,要體會到其中的艱難。

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

要對別人寬厚仁慈,廣泛地建立起使國傢中正的法則,要全心全意專註在治理國傢上,道德品質的修養由他人和自身協力共同累積 。

跑起來、跑下去,日積月累,改變總是會悄然發生、不期而至。

應該說,清朝的皇帝多數都是有著較高的內在素養的,大凡宮殿之中,特別是一些較為重要的宮殿,都懸掛著諸如此類修齊治平的匾額,這是他們自我的人格砥礪,表明著他們內心的渴望,同時還有許多緬懷先祖的記敘,對其奉為圭臬,謹遵恪守。也正因如此,有清一代,也成瞭中國歷代中皇帝素養最高又對皇子典學最為嚴格的一代,一個統治中國的少數民族對漢文化表現出如此熱忱,這的確是難能可貴。

乾清宮作為內廷之中幾乎最為重要的一座宮殿,除瞭它是處理重要朝政的地方,還直接表現在一塊匾上,就是“正大光明”。這塊順治皇帝禦筆揮寫的貼金匾額,對後來的大清立嗣直接產生決定性影響。

康熙末年,因為儲君不明而鬧出的“奪嫡”糾紛,幾乎成為雍正一生的心病,始終揮之不去,為避免日後再發生這種腥風血雨,他在這裡正式開啟秘密立儲制度。對於秘密立儲,顯然他是經歷瞭長期的思考,才作出的重大決定:

皇考光輝業績,治隆唐宋,當之無愧,但有一個遺憾之處,就是在大位繼位的問題上交代得不夠清楚,因而引起瞭阿哥之間許許多多紛擾不堪的誤會和爭執,“一則有損天傢骨肉之和氣,一則徒惹臣工百姓之議論,庶幾乎宗室蒙其羞,而朝廷亂其綱”。自己繼位以來,對這件事始終耿耿於懷,揮之不去,而生亦有涯,太子之預立又不可偏廢,最終便想瞭這麼一個法子,把預立之人的名字藏於錦盒之中,再將錦盒懸於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如此一來,“太子之名秘而不宣,使弘時、弘歷、弘晝、福惠等人人知所戒懼,行所勤勉,以孜孜於修身齊傢,斯而後得以治國平天下,此四人受密詔之驅策,懷登極之契機,束身自勵,爭著先鞭。及朕大行之後,於三宮九卿總理大臣一同匯集之下,登高取盒開封唱名,繼位皇帝於焉而生”。自然,這個懸詔立儲之法前所未有,古所未聞,但並不是自己標新立異,故弄玄虛,而是衷心盼望從今而後,“宮闈之內,父子不疑,兄弟不爭,君臣不欺,禍亂不生”。

這一先例,顯然一舉打破瞭祖宗傳位之法,更是將歷朝歷代選擇儲君的方式突然之間作出瞭極大調整。清朝從他這裡開始,之後幾代皇帝的擇取幾乎都采取瞭這一程式,“正大光明”也在不知不覺間演繹著某種新老交替,主導著一次一次的權力交接。

其實這座宮殿吸引我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左面三楹的東暖閣——“抑齋”,這個名字的確取得好,突出地就表現在一個“抑”字上。雍正在一次接見英國使臣,將其引至抑齋時,道出瞭它的意義所在:

“抑”字,是強行管制的意思,一個人,一個領袖,一個民族,都會有一種欲望,就是想去侵略別人,奴役別人,有這種私欲之時,最好在這裡靜坐,用自省的功夫,強行抑制這種欲念,而放棄侵略他人,奴役他人的計劃。

他甚至告誡這位使者,“我相信貴國當今的女皇陛下,就少瞭這樣的一間屋子”,他甚至叫人做瞭一塊“抑齋”的懸匾,托他送給女皇,把它放在她的“抑齋”裡。

皇帝身居九重,用人行政,全在一心

,如果內心不能保持一種克制和警醒,用自省的功夫摒棄私欲,那麼權力作祟起來,這種傷害,顯然不可小覷。在這方面,清代的皇帝做的算是最好的,無論是勤政還是典學,還是整體的人格,都有一套相沿成習的規章制度與祖宗傢法,使得他們不能任性,更不會出現像明代後期的皇帝,幾十年居然隱匿在宮中不知道在幹些什麼,置朝政於不顧,自甘墮落,頹廢糜爛。所以我對乾清宮的這處抑齋有著相當的好感,因為從這裡傳遞出一個令人稱道尊敬的束身自勵的為政以正理念。

至於右面三楹的西暖閣,就是高懸著的高宗乾隆禦制的那篇“乾清宮銘”比較出名瞭。

大哉至健,純粹而精。昭昭成象,蕩蕩難名。四德嬗用,六位時乘。靜專動直,資始大生。我祖我考,奉是丹楹。五福敷錫,萬國咸寧。敢恃崇居,惴惴矜矜。益慎體乾,惟皇永清。

乾隆皇帝顯然對自己一生的業績頗感得意,大清在自己的治理下,國泰民安,空前繁盛,然而,他的祖父已經為他打下瞭一個非常穩固牢靠的江山,他的父親雍正嘔心瀝血歷經萬難收拾瞭一個危局下的亂攤子,然後將一個積攢著巨額財富的大清帝國毫無保留地交給瞭他,所以他隻要坐享其成就好瞭,比起他祖父康熙,除鰲拜、撤三藩、收臺灣、平西北、抗沙俄、治黃河等一系列驚天偉業,以及他父親的任重煩劇,實在算不瞭什麼,他的一生來得實在太容易,他幾乎不需要費什麼力氣就順順當當地坐瞭61年太平皇帝,又享大年,所以銘中最後一段說著:“五福敷錫,萬國咸寧,敢恃崇居,惴惴矜矜,益慎體乾,惟皇永清。”意思無非是說我做瞭這麼久的皇帝,用心持政,總算天下太平,但還不敢松懈,始終戰戰兢兢,心存戒懼,祈盼大清國祚綿長。

然而,他交給後代的不過是一個已經開始破敗墜落的清王朝,他的祖父康熙死前念念不忘的三代之事在他身上得到瞭應驗。

讚! (0)
Previous 2023-09-26 00:12
Next 2023-09-26 00: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