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做好自己已經很不容易,要是她所傳播的內容能被更多的人接受認可,能向更多的人傳遞正向能量,那真的是很厲害。
邵競竹(竹子)就是這樣厲害的一個女孩。
微博、b站、微信公眾號@你好竹子
“當她開始舉起相機拍攝vlog,就註定瞭這樣一個事實——這個把握住自媒體時代機遇的努力女孩兒一定會被大眾所認知和銘記。”
果不其然,在2016年到2019年短短三年間,竹子全網粉絲由5w漲到300+w,她的視頻被廣泛傳播,她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她的廣告合作對象包括瞭不少國際奢侈品牌。
竹子,原名邵競竹,是當下社交媒體網絡中最著名的vlog博主之一 ,除瞭vlogger,她還擁有不少標簽
這個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的北京大妞,在英國生活瞭近十年。她在曼徹斯特大學研獲碩士學位,在倫敦辦過婚禮攝像公司,還在倫敦電影學院蹭過課,去TED演過講。她說,她在曼大畢業後,就開始瞭經濟獨立的生活,即使離開瞭學校,也從未放棄學習。
圖為竹子連續31天vlog挑戰的最後一期
可以說,竹子是運營自媒體成功的閃光勵志偶像。
她曾在自己的公眾號裡回憶起曾經的日子,為瞭拉到客戶她說著“不夠地道”的英語四處奔走;創業初期生活窘迫為瞭節省時間,隻能滑滑板上下班;連續三十一天堅持vlog挑戰,高強度作業……苦並快樂著。
當談到很多人講想要成為她,她笑著說,事情都是一點一點做起來的,如果你羨慕我現在的生活,那你要先去體驗一下我走過的路。
我相信很多人想成為竹子,不僅是羨慕她光鮮亮麗的生活,更是向往她積極向上、不服輸的戰鬥精神,想像她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自在個性的自己。
THE FIRST :內容生產
No.1 vlog內容極具個人風格
竹子對世界有細致敏感的感知力,並且擅長在vlog中通過細膩的獨白,記錄那一刻的真實感受,註重讓觀眾去感受她當時的所思所想,啟發我們的思考,我們通過vlog和竹子對話,你不會看完就忘記瞭,這種思考會內化成你的一部分。
她曾在一個采訪中談到:“你的個人風格應該從你的個人哲學中來,你首先要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定義。一個人不可能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個人哲學,就有瞭自己的風格。”
對她來講,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通過不同的生命體驗,構建一種屬於自己的、堅定的個人哲學。從內在來說,這已經足以讓她感到生命的滿足。從外在來說,她希望她的個人風格可以鼓勵別人,堅持不懈地找到自己。
No.2 有趣、有料
圖為竹子在第46期weekly vlog中扮演男裝大佬緩解壓力
與大多數vlog博主記錄生活瑣事不同,遊歷世界、友人遍佈、生活豐富的她,volg從來不缺素材。
她的vlog裡,有她去巴黎參加活動的場面,有她31歲的人生感悟,還有她的愛情記錄,也有她深夜壓力大崩潰的瞬間等等。它們給你一種感覺:“世界還是很美好的,要自信,人是可以通過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創造美好的。”
經常有人問竹子怎樣拍出有趣的東西,即使在生活很豐富的情況下,竹子還是想說,她仍然覺得有趣的東西並不是那些最新奇、最冒險的一段旅程,她覺得所謂有趣的東西是你看到一樣平常事物,但你心中的感受發生瞭變化,這時你如何捕捉這種細微的感情。
她曾在采訪中說:“你可能看到你喜歡的男孩或女孩站在夕陽下;你可能看到路邊的一隻小貓從你腳旁邊走過去;你可能看到每一天都在喝咖啡的杯子,因為咖啡留下來的印……我覺得最有趣的是這種細節,其實跟你如何感受生活更有關系,這可能是我最大的靈感來源。”
除此之外,竹子也曾在vlog中介紹自己拍好一支vlog的秘訣,放映自己潛意識裡的畫面,總而言之,就是不能盲目拍,要具備制片人的思維方法,為你的vlog註入你的“個人意識”,要讓你的vlog會講故事。
No.3 極強的創造力
自媒體發展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大腦帶來的創造力得到瞭重視和發揮,這一點在竹子身上明顯地體現瞭出來。
她說:“我們最需要珍視的,就是人類大腦帶來的創造力。而對我來說,這種創造力,在不同的工作轉換中,會發揮到最大。”
她拿自身舉例子,職業拍攝短片四五年,偶然間嘗試瞭Vlog,因為Vlog被更多人認識,各種各樣的機會應運而至,媒體找來,她又變成瞭繞著世界拍紀錄片的主持人。因為主持的經歷帶給她更多見識,走過不少陌生的土地,這些感受都變成一字一句,被她記錄在這個公眾平臺上,她又變成瞭博主。因為博主事業受到歡迎,她開始豐富平臺上的內容,於是開設瞭廣播節目《噴嚏》,從此她又有瞭自己的語音內容。這一切看似巧合,但實際上,卻都是奇妙的因果。
由此可見,極強的創造力僅憑課本是學不到的,即使是天才,你也必須要先去經歷、感受、思考、轉化,之後才是創作和傳播。
THE SECOND:流量扶持
三年前微博上很少有vlog,竹子在2016年開始嘗試vlog拍攝。
隨著微博與其他平臺的競爭,微博傳播內容逐漸短視頻化,自媒體大環境發展,微博平臺對於第一批volgger進行瞭流量的扶持。這些已經沉淀過的優質內容被時下的風一刮,竹子走紅瞭。
“我覺得就是幸運。我一直在做這件事,我沒有變,但是媒體發生瞭改變。”竹子說。
THE THIRD:保持謙卑、自律
竹子習慣在傢工作,她甚至說,傢比外面任何一個咖啡館都更能讓她自律。
她說,死線是個重要的東西,非得選一個,那寧肯是讓自己失望,也不能讓別人對自己失望,“別人會說,’竹子,你很不負責任’,我特怕這個。”
作為一個創作者,竹子從不拖延,面對deadline,她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是的,任何一個自媒體人都應該保持謙遜,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對自己創作的東西負責,對受眾負責。
最後的話:
竹子的每支volg像是一個實驗性短片,又像是一場具有啟發意義的行為藝術。它產生瞭神奇美妙的化學作用,如同一面鏡子,讓你反思你的生活,也如同一束光,照進你的生活。誰都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但這些零星的光肯定會讓我們都更好,謝謝竹子。
而大咖說,也希望能夠在各位讀者的心中,成為像竹子和她的vlog一樣積極、有思想的存在。感謝本周meeting,我們下期再會!(文/趙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