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總有一些人,喜歡認真地做些與腳有關的事。
林小海,85後,中國第一傢3D手工制鞋企業——掘匠創始人。新技術與鞋相結合,掘匠的他打算做一雙倔強的皮鞋。
朱林驍力,90後,浙大出身、留學海外的朱林,選擇創立“平日”紳士鞋。他是位夠專註的匠人,用極簡的款式,做最好的紳士鞋。
趙知融,50後,他也是個“年輕人”,耳順之年仍初心未泯,立志做出自己的品牌——襪子老趙。
他們都是特立獨行的新工匠,用行動詮釋什麼叫匠人精神?
我叫林小海,掘匠創始人。
第一雙皮鞋是父親送給我的,當時父親告訴我:“小海,你以後要去遠方求學,道路要靠你自己,爸爸再也佑護不瞭你瞭。”我對那雙皮鞋有根深蒂固的情感,這一刻我感覺自己已長大成人,可以獨自面對世間的風雨。
我是個胖子,腳背高,曾經常為買一雙合適的鞋而煩惱。那時候,我多麼向往有一雙自己的皮鞋。
帶著執著,也帶著倔強,我組織團隊研發瞭3D掃描儀,在7秒內即可獲取57項精準數據,這些數據將會交付於擁有數十年制鞋經驗的鞋匠手中,在這些鞋匠一針一線、一刀一割的純手工制作之下,一雙優質的皮鞋會在15天內送達顧客腳下。而傳統的手工皮鞋,整個制作過程要超過一個月。
我是為鞋而生的行路者,這是我的“掘匠”,我們把選擇權交給顧客。我的夢想是讓每個中國人都能擁有一雙專屬於自己的皮鞋,讓定制鞋不再是少數人鞋櫃裡的孤傲,而是每個人足下的驕傲。
我叫朱林驍力,畢業於浙江大學,在英國讀完研究生。求學期間,我看到國外非常優秀的產品,但在國內卻很難買到相似的好產品,於是我回國創業,創立COMMON-平日,一款紳士鞋。
平日聯合創始人——朱林驍力、劉漢晨
人們在出行時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遠行一禮拜,隻能帶一雙鞋,到底要穿正式還是休閑一點的?我希望用戶給我的答案是帶我這雙皮鞋,這是我希望達到的目標。我希望一款產品應該能歷久彌新,經典產品做出來之後是要使用的,而不是擺在衣櫃裡,隻在重要場合拿出來穿,所以我們的品牌叫平日,就是希望大傢真的是可以平日穿著。
曾經我遇到過一個做房產中介的朋友,我問他:“你們皮鞋花多少錢買的?”他給瞭我個心酸的回答:“我在學生的時候會買兩百塊錢左右的皮鞋,現在腳下這雙就八十幾塊。”我聽完非常不是滋味,我在嘗試著為他們做些事情。我盡量克制自己,傾盡所有能力,隻做好一款鞋。隻需要一雙鞋,就能滿足大部分人的日常所需。
我本身是個物欲很淡的人,我希望一件東西能夠使用足夠久並慢慢產生感情,所以我會把自己的人生觀加入到我的產品中。我希望解決這樣的問題,未來人們買到的鞋不是80塊錢穿一年,而是800塊錢穿20年。
我叫趙知融,別人叫我“襪子老趙”。我是個50後,但我從不認為自己老瞭,我擁有一顆年輕的心,永遠激情澎湃,永遠不滿足。
01
25歲我自學考上大學,四年後留校籌建上海大學商學院管理系,我沒滿足;
02
32歲我赴美讀MBA,三年後成襪業貿易公司的金牌銷售,我仍沒滿足;
03
39歲我在美國辦瞭華人第一傢襪廠,二十多年來風調雨順,但還是不滿足;
04
62歲的我已至耳順之年,我開始做自己的品牌——襪子老趙。
早年,我在美國勤工儉學,畢業後靠一份銷售員工作賺到人生第一桶金。那個時候,我有一種深刻的感受就是買不到好襪子,買到的襪子要麼很爛,要麼很貴負擔不起。後來,當我一步步努力,終於攢夠瞭資金,辦瞭一傢襪子廠。漸漸地,我的生意越做越大,你能數出來的國際大牌,五成以上的男襪都是我公司生產的。
我喜歡折騰。去年,我跟著吳曉波老師去瞭南極,也去瞭德國漢諾威,在看到德國工業4.0之後,我又開始瞭“創業”,我拍著胸脯告訴自己:“我知道自己接下去要做什麼瞭,我要做一雙自己的襪子,名字就叫襪子老趙。”
我是個反叛的新匠人,所以我設計瞭一個logo,logo表達的意思是上帝把人造反瞭,我是一個“趙反派”。
這三位匠人,各自用專註、倔強、反叛,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工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