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三年來,每年都有三萬人自殺,而中國人,卻流著眼淚,堅持到瞭今天。”
他是上海人丁尚彪,他殘忍地“拋下”老婆孩子,到日本當瞭十五年的地下工人;自己一個人,就讓傢裡的一切都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的女兒也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段經歷,由一位中國導演用瞭十年的時間,用真人真事記錄下來,最終被改編為《含淚活著》一部記錄片。
丁尚彪於一九五四年生於上海的一戶普通人傢。
一九七○年,年僅十六歲的丁尚彪以知青身份,被分配到安徽省五河縣。
這裡是有名的窮鄉僻壤,每年冬天,農閑時節,全傢老小都會跑到外面要飯。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他和上海的同鄉陳忻星相識,相愛,結婚。
他們夫婦於一九八一年重新返回上海時,已經將近三十歲瞭。
他們有一女,名為“丁晽”,意為“光明”,“希望”。
陳忻星來自上海,婚後沒多久,她就被調到瞭上海,而丁尚彪則是千辛萬苦,又從合肥來到瞭上海。
不過,在上海上班,6個小時就能到傢,這讓他很不開心。所以,他到處貼出招聘啟事,終於在一傢附近找到瞭一份工作,並且擔任瞭一名後勤科長。
一傢三口生活在上海,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過著幸福的生活,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瞭。
陳忻星考上瞭一傢合資公司,原來的公司拒絕錄用她,還以各種理由打瞭她一巴掌,這讓丁尚彪無法忍受,也無法接受,所以他要在公司裡揚名立萬。
後來一股潮流,在華夏掀起,想要在日本讀書,丁尚彪的傢境並不好,所以他也跟著潮流,去瞭日本讀書。
丁尚彪在辦理護照的時候,和原來的工作單位發生瞭沖突,導致他丟瞭飯碗,而在這種情況下,丁尚彪更是下定決心要走出國門,所以他從親友那裡借來瞭一筆資金,跑到瞭國外。從丁尚彪的選擇來看,他是一個個性倔強的人,孤身一人來日本,他還不清楚前面會有什麼,難道他還不清楚嗎?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二日,丁尚彪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與妻女依依不舍的依依惜別,臨別時,他對陳忻星說:“你等著我,我去日本,會有一番作為的!”坐上瞭飛機,前往日本。
當時,丁尚彪還在為這次去日之行而興奮。
他萬萬沒有想到,僅僅數個月的時間,自己竟然從一名“留學生”,變成瞭一名在日本社會最底層的“黑戶”!
一到地方,丁尚彪就知道大事不好瞭。
與他們之前所想的不同,這次他們申請的是一所在北海道阿寒町的分院。
但他懷著期待,去瞭北海道,上海的日子就是一鍋熱乎乎的粥,與北海道的阿寒町比起來,就是一鍋白開水。當時那裡已經是一片廢墟,當地居民都在日本這個繁榮的大都市裡工作,那裡僅有57名中國學生。
老丁並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他向學校提出瞭轉學的請求,想要去東京讀書,結果卻被拒絕瞭,甚至他的簽證也被取消瞭。花瞭420,000日元的學費,卻一無所獲,他既不願意,又不敢回到祖國,就在日本當起“日漂”,做起瞭十五年的“非法勞工”。
老丁也沒什麼本事,隻能幹些最低級的活兒,掃大街,進工廠,刷飯館。
丁尚彪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的女兒上完大學,絕對不能落得和自己一樣的下場。當時還是一九八九年,上海的丁尚彪每月收入僅有一百元,而日本的他卻可以一天掙一千元。
由於不會日語,他甚至不能當服務員,隻能到處跑來跑去,給人做清潔,一天也能賺個幾百塊錢。而且丁尚彪很努力,也很有本事,所以他的顧客也越來越多,一天的收入甚至超過瞭他在上海一個月的收入,可他從來沒有好好吃飯,就是為瞭給自己的女兒留一份好的學費。
丁尚彪覺得自己很微不足道,他發誓要讓這個傢過上好日子,更要讓自己的閨女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他一直很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工作,為的就是讓自己的閨女過上更好的生活,在他的觀念裡,唯有學識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而閨女現在年紀還小,也是學習的好時候。丁尚彪平日裡節衣縮食,生活必需品幾乎都是從垃圾堆裡找出來的,身上穿的也都是破衣爛衫,跟個叫花子似的。
丁尚彪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隻能將一切都壓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他一直在找工作,從早九晚五開始,靠著一份又一份的辛苦工作賺來的錢,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剩下的錢都會寄回傢,以供女兒的學費。
十五年來,丁尚彪從未請假,也從未因為工作太累而有任何怨言,他始終保持著對未來的憧憬,對自己的傢庭充滿瞭信心,在一個沒有任何文化,卻又充滿瞭勇氣和毅力的國傢,在一個陌生的國傢,生存著。
皇天不負苦心人
丁尚彪辛辛苦苦,辛辛苦苦,最終帶著自己的妻子陳忻星,千裡迢迢地來到美國,將自己的女兒帶到瞭這裡。此時的丁尚彪,早已四十多歲,但他沒有選擇回國,而是選擇瞭在日本工作,為女兒賺錢養傢。
丁尚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待就是八年,八年後,他終於把他那優秀的女兒,也就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丁尚彪。不過,丁尚彪並沒有因此而松懈,他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在日本上學,所以一直在努力工作,到瞭那個時候,他已經是個老人,這些年來,他一直都很疲憊,但他身上的鬥志,卻從來沒有褪去。
在2004年,丁尚彪終於下定決心,在日本生活瞭十五年,他一個人在國外流浪,很少能見到妻子和女兒,這十五年來,他的努力和孤獨,終於得到瞭回報,他用十五年的時間,兌現瞭自己對女兒的諾言。更讓人佩服的是,在15年的地下工作中,丁尚彪始終堅持交稅,他說,哪怕是為瞭生計,他也要光明正大地掙錢。
即便是在美國安頓瞭,老丁也沒有放松過。
於是,他重新開始,在酒店裡工作,一邊學習英語,一邊學習,並在2012年贏得瞭紐約酒店行業聯合會的“大蘋果獎”。
如今,老丁已經出瞭一本自傳,並踏上瞭周遊世界的旅程,準備在六十五到七十五的這十年裡,將所有的積蓄都揮霍一空。
很多人都跟著老丁一起走瞭,但卻都沒有走到最後。
老丁最大的成就,就是他不會因為自己的命運而嘆息,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抱怨,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一生而後悔。
雖然時間已經不能倒流,但是在老丁傢十多年的堅持下,在兩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終於找到瞭自己想要的。
我認為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他還是會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