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婁山關歸來,記者與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子君進行瞭深入交流。 記者:在婁山關戰鬥勝利之前,紅軍多次受挫。同樣是在兵力、裝備等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作戰,紅軍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次大捷? 專傢:除紅軍將士勇猛頑強作戰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因素來自紅軍指揮員正確果敢的作戰指揮。婁山關戰鬥是紅軍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正確指揮下,根據敵情變化,出敵不意、適時變換作戰方向,變被動為主動的一次作戰。 在2月25日的婁山關戰鬥中,紅三軍團於當晚攻占婁山關,奪取瞭制高點點金山。國民黨軍調集6個團的兵力多次反撲,妄圖奪回婁山關,都被英勇的紅軍將士擊退。奪取婁山關,紅軍對遵義城的守敵形成瞭扇形合圍,由此揭開瞭遵義大捷的序幕。 記者:《憶秦娥·婁山關》是長征中毛澤東寫下的一篇著名詞作。您是怎樣理解這一名篇的? 專傢:這首詞描寫瞭中央紅軍在長征中再攻婁山關、再取遵義的戰鬥情景,展示瞭紅軍在遵義會議精神的指引下,堅忍不拔、百折不回、戰無不勝的革命英雄氣概。詞句直入人心,歷經數十載依舊蕩氣回腸,傳遞出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 對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沒有什麼雄關、險隘能夠阻擋其前進的步伐。這支軍隊邁開大步,奪關斬將,展現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在革命戰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瞭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瞭的敵人。” 記者:在建黨100周年的特殊時間節點,重溫婁山關戰鬥,對我們有什麼現實意義? 專傢:今天,歷經瞭百年艱苦歲月和滄桑巨變之後,我們黨已經站上新的歷史起點,也面臨許多新的歷史特點。正如習主席所深刻指出,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隻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習主席還強調,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 在這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我們尤其需要回望初心、強化使命、堅定信心,重整行裝再出發,用戰鬥的姿態,越過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而不懈奮鬥。這是我們新的長征。 正如婁山關一戰,雖取得瞭勝利,但從總的戰略上看,三萬餘中央紅軍仍未跳出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圈,紅軍需再接再厲,乘勝挺進,奪取新的勝利。今天,在這樣的新長征中,必然會遇到更多的“婁山關”,同樣需要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鬥爭精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當嚴峻形勢和鬥爭任務擺在面前時,我們的骨頭要硬,要敢於出擊、敢戰能勝。發揚鬥爭精神,將初心變為恒心,把使命強化為擔當,我們必將贏得又一個勝利。
老兵的生意故事:冒險闖非洲之二《一波三折,驚恐不斷》
上一篇
2023-09-19 18:41
孫子下河遊泳不幸溺亡,老人自責砸頭,兒媳摟抱安慰,我不怨你
下一篇
2023-09-19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