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老太陳秀娥(化名)因心臟瓣膜病數次暈倒,病情過重無法進行外科手術,隻能通過不開胸的方法更換“心門”。但因雙腿血管存在斑塊,將換瓣“通道”完全堵死。情急之下,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蘇晞教授帶領手術團隊另辟蹊徑,通過頸部血管,為她成功換瓣。
據悉,這是華中地區首例經頸動脈進行主動脈瓣置入手術。
陳秀娥身高1米49,體重僅有39公斤。20年前查出患有心臟瓣膜病後一直進行藥物治療。近5年來,她感到病情加重,爬兩層樓梯就胸悶氣喘、頭暈目眩。2015年,陳秀娥在傢暈倒,她到醫院治療,卻被告知由於病情過重,無法進行外科換瓣手術。
5月20日,陳秀娥來到亞心醫院,詳細檢查發現,她的心臟主動脈瓣膜重度狹窄,“心門”僅剩一個0.6cm²的小孔供血流通過,心臟已經重度衰竭,如不能及時手術陳秀娥隨時會失去生命,隻能采取不開胸的經導管瓣膜置入手術(TAVI)為她更換心臟瓣膜。
常規的TAVI手術需要將帶有瓣膜的導管通過腿部血管放入心臟,但因陳秀娥本身瘦弱,且大血管CT檢查發現她雙腿的血管均存在斑塊和狹窄,將本就很細的血管堵成“一線天”,導管根本無法通過。
經過慎重討論後,蘇晞教授決定從陳秀娥的右側頸部動脈進行手術。5月24日下午,陳秀娥進入導管室,麻醉、穿刺、瓣膜置換一氣呵成,蘇晞教授帶領手術團隊僅用34分鐘即成功完成手術,手術後陳秀娥各項身體指標良好,心衰明顯改善。
據蘇晞教授介紹,約30%的患者由於高齡、合並其他疾病、體質虛弱或殘疾,並不適宜接受常規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為這類外科手術高危或禁忌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帶來瞭希望。
2016年3月,亞心醫院成功開展湖北省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手術。截至目前,已有10餘名患者在亞心醫院“不開胸”換瓣,最高齡患者85歲。手術後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極大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據悉,亞心醫院將為15名符合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手術指針的心臟瓣膜病患者提供免費瓣膜,以使更多患者獲得最佳治療。
來自:鳳凰湖北
更多精彩盡在今天17:50山東影視《第一傢》!
第一傢 您生活中遇到任何法律難題或者維權難題,可以撥打欄目熱線0531-86107730、86107760或者編輯內容發送到18906401234。 《第一傢》公益律師團將在線為您解答!
丁海峰、矢野浩二《烽火雙雄》山東影視5月31日起每晚21:10播出